《台灣六位總統剖析》書評:典型「黨國觀點」的示範

《台灣六位總統剖析》書評:典型「黨國觀點」的示範

最近筆者受國際期刊編輯的邀請,為康培莊(John F. Copper)教授的新書Taiwan’s Presidents: Profiles of the Majestic Six寫書評。本書透過訪談、個人紀錄、以及資料分析,為台灣的六任總統做紀錄以及評論,從兩蔣時期一直到蔡英文(不含中間短暫接手的嚴家淦)。不管從政治學或者歷史學的觀點切入,這本書都會提供台灣研究一個很好的素材。而本書作者最特別之處在於,在作者序就開宗明義特別強調,作者本人親自見過這六位總統,因此可以提供很不錯的第一手觀察。作者指出,本書的目的是要解析六位總統獲得權力的過程、執政時面對的重大挑戰,以及分析他們執政的成績,做一個功過的評比。

網路製造了酸民,還是放大了酸民?

網路製造了酸民,還是放大了酸民?

網路上的政治討論,已經是當代人們參與政治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在討論的同時,許多人也常常抱怨網路上的言論非常兇猛,到處都是酸民,討論環境惡劣,彷彿根本達不到所謂的共識。但是,這種現象到底是怎麼來的?難道電腦螢幕跟網路訊號有改造人類大腦的效果嗎?對於政治科學家來說,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