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種選制會改變 2024 台灣總統大選的結果嗎?

換一種選制會改變 2024 台灣總統大選的結果嗎?

Timothy Rich (芮宗泰) 是美國西肯塔基大學 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 政治系的學者。此篇研究報告是 Rich 探索不同的選舉制度是否對 2024 年台灣總統大選會產出不同的結果。Rich 此次研究的選舉制度是「排序投票制」,而排序投票制可再細分為澳洲國會選舉採用的排序複選制 Alternative Voting(AV) 和體育記者對球隊排名常使用的波達計數法 Borda Count(BC)。Rich 發現若以選前民調的受訪者偏好進行排序制投票時, AV 跟 BC 的贏家都會是柯文哲,但當他透過電腦模擬去綜合選前民調與大選數據時,AV 跟 BC 的贏家分別會是賴清德和侯友宜,顯示出不同的選舉方式(即「人們的偏好轉換成選票」的方式)對結果有很大的影響。

四年過後,政治學家比較了解川普支持者了嗎?

四年過後,政治學家比較了解川普支持者了嗎?

2016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打敗民主黨的希拉蕊時,震撼了美國許多大學。而在政治科學界內部,除了檢討民調測量所造成預測失準這件事之外,川普的當選更是整個改變了政治科學的研究議程,許多人開始正式關注川普為什麼可以當選美國總統。
這四年之內,政治科學家是怎麼研究川普的支持者呢?主要有四大流派互相競爭與合作:全球化、民粹主義、政治重組、以及川普個人的特性。

Voting for Corruption? 為什麼選民投票給貪污的政客?

Voting for Corruption? 為什麼選民投票給貪污的政客?

我們常常看到很多明明是惡名昭彰政客,被以貪汙罪起訴,甚或有貪污、圖利等罪名判決確立前科,卻能一再地在選舉中獲得選票,進而勝選。事實上,這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而是政治學上一個難解的矛盾(paradox):「貪污不為人所愛,但貪汙政客卻受到歡迎」,這個難解的習題大概可類比於為什麼電視劇和小說當中,劈腿男總是能一再受到女生青睞而繼續劈腿。政治學針對貪汙政客還能獲得選票這個矛盾的現象,發展出了兩種理論,分別是資訊理論與交易理論(trade-off),另外還有幾個從「對貪汙嚴重程度的預期」來解釋的政治心理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