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訪談《臺灣總統選舉》作者小笠原教授之內容,在這裡我們準備了九個問題與教授交流。
四年過後,政治學家比較了解川普支持者了嗎?
2016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打敗民主黨的希拉蕊時,震撼了美國許多大學。而在政治科學界內部,除了檢討民調測量所造成預測失準這件事之外,川普的當選更是整個改變了政治科學的研究議程,許多人開始正式關注川普為什麼可以當選美國總統。
這四年之內,政治科學家是怎麼研究川普的支持者呢?主要有四大流派互相競爭與合作:全球化、民粹主義、政治重組、以及川普個人的特性。
什麼是抽樣誤差?為何外國媒體報導的抽樣誤差與老師教的不一樣?
在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一周時,許多媒體紛紛在搖擺州進行民調,其中佛羅里達是選情極其緊繃的大州。
本文試圖找出其中的抽樣誤差,並且回頭檢視探討台灣媒體在報導美國大選的對比式民調的結果時,以及研究方法上的差異及缺點。
Youtube政治學與2018高雄市長選舉
Youtube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但政治科學對其相關的研究都還在發展之中,無論是理論上或技術上。2018高雄市長選舉的學術資料已經顯示,高雄市選民在各種網路工具之中,使用Youtube作為收集政治資訊的比例是非常高的,甚至高過Line、部落格、或ptt。而進一步分析也發現Youtube跟投票給誰之間有顯著相關,而這現象並沒有出現在Line或Facebook的使用上。
政治科學新書介紹:《The Taiwan Voter》台灣選民
對於台灣政治學研究來說,2017年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就是由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系的Christopher Achen教授與伊利諾州立大學政治系王德育教授所編輯出版、以及十六位國內外學者共同撰寫的《The Taiwan Voter》一書。這篇菜市場文將簡介本書的內容與貢獻。
台灣選舉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本研究將檢視台灣選舉研究的蓬勃發展的原因、選舉相關研究的歷程分期、相關研究的主題以及重要的討論焦點,對於台灣選舉研究作一個綜合性的描述與評估,並對於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適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