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9年美國牛肉進口爭議,2016年12月中行政院長林全宣布暫緩開放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進口,為何政府的食安科學在民眾的疑慮中屢次敗下陣來?本文嘗試說明:民眾不但相信命運甚於相信機會、系統性高估微小機率,對負面結果的反應也較正面結果更強烈。在進口有安全疑慮食品這個議題上,日、韓政府、馬政府都已嚐過苦頭,蔡政府孰應汲取教訓。若真有國際關係上不得不然的苦衷,應該實話實說,民眾自然會加以考慮。科學是冷酷的,政府不能不尊重科學,但更不能不尊重民眾的思考方式和安全考量。
外國人是否應享有使用全民健保的權利?
前陣子,全民健保因「中生納保」問題,再次成為新聞焦點與立法院攻防的爭議點。爭議之一,在於中國學生、甚至是外國學生是否應該納保?究竟,不屬於公民的「外國人」是否有權利享受公共醫療資源?還是「外國人」應按經濟能力自行購買商業保險?
這個爭議,牽涉到「全民」如何看待持非本國籍護照的外國人、牽涉到已納保的人如何看待沒納保的人。由於社會保險的主要財源來自全民每月繳納的保費,任何社會保險政策,有賴絕大多數民眾的支持才得以永續經營;換句話說,民眾的共識會形塑社會保險政策可能改變的方向與幅度(Brooks and Manza, 2006)。基於此,探究「全民」的態度走向有助於未來政策方向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