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資本主義的歧路》推薦序:欲復興民主,先究其問題根源

《民主資本主義的歧路》推薦序:欲復興民主,先究其問題根源

本書作者是《金融時報》的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夫,他從民主政治與資本主義結合的歷史開始爬梳,表示民主體制取得正當性,很大程度是因為經濟運行得很好,可以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然而,近年來先進民主國家漸漸受到去工業化的影響,成長趨緩、不平等升高、工資升高、工資成長停滯,而2008年的金融危機給予整個體制嚴重打擊,掌握權力的精英們似乎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當前全世界的民主體制正面臨重大的倒退危機,應該是學界與媒體界的共識,探究這個危機是怎麼來的、該怎麼樣面對與改善,是我們必須要好好面對的課題。

大學生的投票意向:東吳大學基本調查

大學生的投票意向:東吳大學基本調查

2024大選將近,許多人都很關心選舉態勢。本學期我們東吳大學政治系的兩門課「民意調查實務」以及「研究方法」的課程,在全校進行「2023東吳大學基本調查」,以全校大學部學生(期初一共註冊12119人)為母體,按各學院人數比例、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群抽樣。調查執行時間是2023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最終成功訪問的有效樣本數為601份。每位受訪者皆以匿名方式處理。透過基本調查的簡單分析,反映出東吳大學生的政治態度,讓大家能更瞭解大學生的生活以及政治與社會態度。

從藍白合及聯合政府的主張談憲政體制的基本觀念

從藍白合及聯合政府的主張談憲政體制的基本觀念

這次大選的熱門議題之一是關於憲政體制,在野陣營包括中國國民黨以及柯文哲紛紛提出在野陣營組成「聯合政府」以及要朝向「議會內閣制」修改的主張。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認識看似離我們很遙遠的憲政體制議題。憲政體制事關重大,是整個政治體制的根本原則,因此要好好認識與討論,不能只是由政客或者政論節目一直用「去脈絡」的方式來談。如果不喜歡現在執政黨的方向,那麼該做的事情應該是要加強國會監督的能量,而不是主張把總統的法定權力給剝奪走。如果不喜歡某一個政黨的人,正確的作法是說服大家用選票把該政黨換掉,而不是修改制度讓該政黨無法掌握法定權力。在野黨該做的事情是加強論述、告訴大家替代的方案與治國的藍圖是什麼,而不是只有訴諸「討厭執政黨」然後要剝奪總統的法定職權。

關於民調、抽樣、誤差範圍的一些基本認識

關於民調、抽樣、誤差範圍的一些基本認識

台灣的輿論市場上面,有許多人在討論寫論文的研究倫理、正確的引用方式與避免抄襲,最近則是全民都在google什麼是抽樣誤差,對於民意調查的進行方式非常有興趣。不過說真的,最近政治人物實在「發明」太多的統計名詞,事實上民意調查是一件非常講究科學方法的研究方式,例如抽樣誤差的計算就是有正確答案的事情,而不是政治喊價。本文就讓我們暫時政治歸政治,科學歸科學,來為大家整理一些基本的民調與統計的名詞解釋,還有本站以及友站的一些相關閱讀。

什麼是「不自由民主」?有人說台灣是不自由民主、而中國正邁向民主,這有什麼問題嗎?

什麼是「不自由民主」?有人說台灣是不自由民主、而中國正邁向民主,這有什麼問題嗎?

今年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血腥鎮壓事件發生以來的33週年,有人發文追悼六四,卻在文中指出「台灣走向不民主、中國走向民主」。
本文主旨即是來分析這個詞的意義,並且將會指出:台灣不管用任何一個國際上廣為接受的指標來看,都是完全的自由民主國家,而且並沒有任何倒退回不自由民主的傾向;反而是中國近年來的民主自由各方面表現都是持續探底的。

中美關係已經回不去了:《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書評

中美關係已經回不去了:《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書評

美國和中國之間長期以來的「交往關係」已經轉為「競爭關係」,在許多區域和領域都展現出愈來愈直接的對抗趨勢。《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為這一主題最新的一本代表作,作者沈大偉(David Shambaugh)是美國的中國研究代表性學者。在書中,作者仔細地檢閱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各國的競逐狀況,以及東南亞各國對兩大國的反應。

執行死刑能挽救總統民調嗎?

執行死刑能挽救總統民調嗎?

台灣每一任總統任期間都執行過死刑,死刑目前也仍在台灣刑法之中。每當死刑執行時,除了廢死團體和人權團體們一再出來抗議,認為死刑的執行等於毫無事後救濟可能,反對黨(不管是哪一黨)也會出來揶揄說執行死刑是為了選舉、為了救總統滿意度民調。但是,執行死刑真的可以救總統的聲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