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球媒體影響力大調查—從臺、美經驗談「高度影響」及其侷限,以及「高度韌性」及其脆弱

中國全球媒體影響力大調查—從臺、美經驗談「高度影響」及其侷限,以及「高度韌性」及其脆弱

本文將基於BGMI調查成果,從臺、美比較觀點切入,進一步討論臺灣如何受北京影響、以及如何進行回應。具體來說,本文關注:臺灣與美國同樣被評為遭受「高度影響」卻又擁有「高度韌性」,兩者所受來自中國的影響、以及對該影響的回應有何異同?

當「中國因素」成為全球日常:「建構主義」的警示

當「中國因素」成為全球日常:「建構主義」的警示

臺灣女孩周子瑜甫獲美國電影網站TC Candler評選為2019年全球第一美,但她的照片右上方,除了中華民國國旗之外,還被加上了一個略小的五星旗。從四年前爆發的周子瑜事件到最近引起關注的波特王事件,我們不斷看到中國政府在兩岸與國際社會致力於把臺灣「中國化」的各種作為,使臺灣的國際處境在無形之中變得更為艱難。

「紅色滲透」不只一種:北京對台媒體控制的三種途徑

「紅色滲透」不只一種:北京對台媒體控制的三種途徑

旅美中國學者何清漣最近在台灣發表新書《紅色滲透》,闡述中國對外宣傳政策如何對香港、台灣、甚至海外媒體發揮影響。或許由於此書主要內容完成於中國「大外宣」(2009年起)後兩年的緣故,該書探討北京如何影響台灣媒體的部分,較側重「經濟吸納」的方式,而吸納的對象也只論及中時、聯合等一般認為偏向統派的媒體。事實上,根據新近研究,除了經濟吸納之外,北京對台灣媒體施加影響的方法,還包括「規範擴散」、「假訊息輸出」等途徑。

經濟統戰的心理作用與輿論效應

經濟統戰的心理作用與輿論效應

中國不久前才對台灣提出31項「惠台」措施,近來卻又對台灣展開實彈軍演、繞島巡航等一連串軍事行動,充分展現其長久以來經濟力與武力交錯並用的對台統戰策略。面對「武統」威脅,台灣民眾基本上是不買帳的,前陣子民調已經顯示,有近七成民眾表達願意為保衛國家而戰。那麼「經濟統戰」效果又如何?本文關注中國對台經濟分化策略,發現其似有初步的心理及輿論效果,但是否達到「反獨促統」的最終目標,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從金馬獎電影看宰制中國「低端人口」的多重結構

從金馬獎電影看宰制中國「低端人口」的多重結構

其實「低端人口」並非學術用語,而是中國官方對特定群體的稱呼,明顯帶有階級歧視意味。

透過電影和紀錄片,我們得以窺見中國「低端人口」長期蒙受社會階級、全球發展不均衡、戶籍制度、性別文化等多重結構的宰制。儘管中共當局在十九大時宣稱「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卻在十九大後立即強力清掃「低端人口」,反而更加突顯「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所構成的巨大制約。

✌ 中國人民生活一定會一年比一年好!
✌ 繼續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

「中國模式」的內外矛盾:從十九大場外二三事談起

「中國模式」的內外矛盾:從十九大場外二三事談起

回顧剛落幕的中共十九大:在場內,習近平高談3.5小時「中國夢」;在場外,劉曉波遺孀劉霞在其夫逝世百日「被旅行」,趙紫陽故居及親屬則在趙98歲冥壽「被斷訊」。本文以「場外所做」當作「場內所說」的反思起點,重現「中國模式」在內部治理乃至外部策略上的矛盾。
綜合來說,十九大之後中共當局應會循著「中國模式」既有路徑繼續追逐「中國夢」,只是,經濟發展缺乏民主調節還能持續多久?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世界和平能否同時實現?無疑是未來中國與全世界共同面臨的挑戰。

大學排名背後的社會意義:社會流動的推手?還是階級再製的機器?

大學排名背後的社會意義:社會流動的推手?還是階級再製的機器?

在M型化的資本主義社會裡,人們經常期待大學教育帶給窮人、偏鄉學子、弱勢群體一個翻身的機會,期待大學教育發揮某種克服社會不平等、促進階級流動的功能。然而,人們經常參考的「大學排名」,是否回應了這些社會期待?是否鼓勵高等教育扮演這樣的社會角色?本文從階級觀點出發,首先簡介幾個社會學相關概念,並以美國大學排名為例,反省其背後所隱含的高等教育價值觀。

什麼是媒體的社會責任?為菁英服務,還是為公眾服務?

什麼是媒體的社會責任?為菁英服務,還是為公眾服務?

剛從台中市長競選連任失利的胡志強,最近宣布將暫別政壇、走入媒體,加入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並聲稱要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帶進台灣媒體,讓媒體發揮「領頭羊」的角色,「善盡社會責任、符合社會期許」。媒體的社會責任是什麼?和一般企業的社會責任一樣嗎?台灣媒體現階段又應該承擔怎樣的社會責任呢?

【學生自治專輯】台灣校園民主的關鍵時刻:如何正面迎擊「中國焦慮」?

【學生自治專輯】台灣校園民主的關鍵時刻:如何正面迎擊「中國焦慮」?

許多人說「太陽花」運動是在反中國,但在淡江大學陸生參選的論戰中,許多學運的重要角色,對中國學生參選表達了正面的態度,顯然並不符合一些人批評他們「逢中必反」的刻板印象。
作者黃兆年認為,此次陸生參選事件,雖然再度引發台灣社會的「中國焦慮」,但往好處想,或許也為學生自治創造了一個「制度」變遷的關鍵時刻,讓年輕人有機會把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能量帶回校園裡。
我們該如何活化現有的學生自治體系?又該如何建構更健全的校園民主制度?且看曾任台大學生會長的黃兆年精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