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對於政府的了解,通常來自於跟第一線公務員的直接接觸。但是對受限於依法行政的公務員來說,每一個政策決定都來自於白紙黑字的法律或命令,自己只是執行者,為何民眾會把行政處份的滿意與否歸因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歸因到法律或命令身上?到底公務員保持微笑有沒有用?本文研究將回答這個問題
PTT西洽「最婆大會」選舉的政治科學
這幾周,PTT論壇長期前五熱門的C_Chat版正在舉辦動漫角色「最婆大會」的版友票選。我們從選制設計、網友的投票行為,都可以到處看到政治科學的影子。我們要怎麼從政治科學的角度,來分析這一場熱鬧的網友投票呢?
《威權演化論》書摘:什麼是「帶著形容詞的威權政體」?
本文主要回顧政治學界對威權主義的定義與類型學,從而去思索中國作為威權政體在理論適用上的困境以及展望。此外,也結合政府治理的問題一同去重新帶領讀者釐清威權主義的概念。
導讀《美國個人主義傳統的困境》:追尋重建締造公民社會連結的價值
該書並非單純僅著眼於受訪者價值觀或個人生涯歷程的微觀研究,貝拉試圖運用美國社會變遷的歷史分期作為外在的宏觀架構,去探討美國價值觀的根源,如何從傳統的聖經與共和傳統,慢慢趨向個人主義的走向。
為什麼台灣認同會下降?
自從台灣解嚴以來,政治科學家就不斷詢問台灣民眾跟國族認同相關的問題:「你覺得自己是台灣人?是中國人?還是都是?」過去30年來,自認為是台灣人的比例顯著增長。不過,近年來,這份認同開始在資料上呈現下滑趨勢,而本文試圖去理解這個饒富趣味的現象。
人們對「民主」的定義不同,如何影響一個國家的民主?
什麼是民主?雖然許多菜市場政治學的讀者都曾經在高中公民課上背過民主的定義,但是對於才民主化不到四十年的台灣來說,台灣人們對於何謂民主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跟想像。但是民主也可以跟鳥鳴、日出、甚至綠豆糕一樣,大家定義都不一樣也沒關係嗎?而不同國家的人們對民主的想像又有何不同?
《尋租中國》哈佛大學亞洲中心英文版前言
吳介民在這部啟發性的專書中,處理當代最迫切的一個挑戰:解釋中國的崛起。他的解答巧妙而創新,援引既有理論和經驗研究,同時根據長達二十五年的開拓性田野調查和精心的檔案研究,引入大量的新訊息和洞見。
王安石變法加上墓誌銘,用政治科學研究國家的形成?
本文提出一個非常有趣的新理論:假如地方豪強的家族成員居住得位置比較分散,那該家族就比較可能支持中央集權。因為當家族成員四散在國內不同地方時,光是動用家族資源自行招募軍隊可能無法充分保障到所有人。因此在此時,透過支持中央集權,來在全國境內執行一致的國防安全政策的話,反而可以保障到更多家人。
轉型中的臺灣援外:意外的收穫、隱憂以及展望
三邊合作以及新南向政策在內的各項援助計畫,使臺灣與在印太地區有利害關係的援助國同儕在價值和戰略上對接,透過認知上的改變、以及合作上的實踐,使臺灣在投入全球共同議題的過程中,順勢將自身的國家安全,鑲嵌為印太安全與繁榮的一部分。
轉型中的臺灣援外:多部門參與─以新南向為例
隨著臺灣民主化,諸多非政府組織投入援外。根據我們之前的研究,這些NGOs至少包含以下三種,多數早在新南向政策前就已投入各類援助部門。首先是十九和廿世紀陸續來臺服務的國際NGOs;其次是臺灣本土NGOs;其三是成立宗旨就是國際援助的本土國際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