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認同」的教科書讓台灣人民排斥外來移民嗎?

「台灣認同」的教科書讓台灣人民排斥外來移民嗎?

近期在政治學的頂級期刊Journal of Politics中,刊載出了一篇可能讓會多數的台灣學者讀了都會感到十分訝異的文章。美國范登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博士後研究員Boyoon Lee以台灣的教科書改革為例,發現大量閱讀《認識台灣》教科書的民眾,較容易對移民抱有負面態度。這個發現與過去既有文獻認為教育能讓民眾對移民持有較正面態度的看法有所落差。因為實在太過訝異了,筆者希望透過撰寫這篇介紹,除了介紹Boyoon Lee如何研究台灣,也想提醒讀者在解讀原文結論時需格外謹慎。筆者想要提醒的是,在得出這樣的結論之前,我們必須要非常謹慎地去思考幾個問題:研究者的分析資料是如何測量的?問卷的前後問句脈絡是什麼?樣本中的受訪者在接受訪調時,台灣當時政治氛圍為何?在綜合考量這些面向之後,再回頭過來看台灣教課書改革的例子,或許、或許另一種替代性解讀方式是:《認識台灣》教科書改革形塑了以台灣為主體的國家認同,因此受到《認識台灣》的教科書影響比較大的民眾,則有著較高的反中國移民情緒。

台生赴中之後,有了甚麼轉變?近百人的深度訪談的兩篇研究道出了夾心餅乾的故事

台生赴中之後,有了甚麼轉變?近百人的深度訪談的兩篇研究道出了夾心餅乾的故事

隨著赴中留學的台灣人數上升,新聞或網路上都對於這群台生的決定與未來有不少討論,也衝擊到國內政治與相關教育政策。但對於這群台灣學生,在前往中國讀書之後,到底會有怎樣的轉變?這個問題也是許多學者、乃至於兩岸官員非常感興趣的問題。

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雙重認同」止跌回升:是誰改變了?

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雙重認同」止跌回升:是誰改變了?

台灣人認同(排他性的認同,exclusive identity)在2014年達到高峰,有超過六成的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也不是都是。然而,在2014年之後的幾次調查,這個比例呈現微幅下降,從60.6%下降到2017年六月時的56%,回答「都是」的比例則是止跌回升,從2014年的低點32.5%上升到36.6%,而認為自己只是中國人的比例則沒有變化。令人好奇的是,是哪些群體的態度改變了?

「維根斯坦盒子」裡的台灣人

「維根斯坦盒子」裡的台灣人

信誓旦旦說自己是台灣人別人不是的人,難道就一定是「台灣人」?

政大選研民調所做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調查為大家所熟知,不過,誰能說每個受訪者口中「台灣人」、「中國人」都有一樣的意義?誰能說25年前和25年後受訪者口中的「台灣人」、「中國人」有一成不變的國族本質?受訪者認同「中國人」者,也許只是早年黨國教育之下對祖國的自然反應,或是戒嚴時期養成的小心翼翼的答案,但也不能排除有人心中對崛起的強國充滿了孺慕憧憬。同樣的道理,經歷過白色恐怖的受訪者,可能在回答「台灣人」時心中會惴惴不安;致力於本土運動者,則可能熱血沸騰、充滿了驕傲;而對於民主鞏固後的世代,則在說「我是台灣人」時恐怕不過像美國人回答「Where are you from?」一樣的家常便飯。

誰是華人?工作現場的國家認同和策略互動

誰是華人?工作現場的國家認同和策略互動

不管在國外或國內,我們經常聽到人們稱自己或他人為「華人」。即使「華人」一詞在某些時候可以用來當作政治動員的口號(例如:支持華人候選人)或是被轉化成更廣泛的政治訴求(例如白種人歧視華人),一般對於華人的認知仍多著眼於其文化和族群上的相似性;換句話說,這個詞彙並不以國家作為特定疆界,而是較近似於Benedict Anderson所稱的「想像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