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政治學的頂級期刊Journal of Politics中,刊載出了一篇可能讓會多數的台灣學者讀了都會感到十分訝異的文章。美國范登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博士後研究員Boyoon Lee以台灣的教科書改革為例,發現大量閱讀《認識台灣》教科書的民眾,較容易對移民抱有負面態度。這個發現與過去既有文獻認為教育能讓民眾對移民持有較正面態度的看法有所落差。因為實在太過訝異了,筆者希望透過撰寫這篇介紹,除了介紹Boyoon Lee如何研究台灣,也想提醒讀者在解讀原文結論時需格外謹慎。筆者想要提醒的是,在得出這樣的結論之前,我們必須要非常謹慎地去思考幾個問題:研究者的分析資料是如何測量的?問卷的前後問句脈絡是什麼?樣本中的受訪者在接受訪調時,台灣當時政治氛圍為何?在綜合考量這些面向之後,再回頭過來看台灣教課書改革的例子,或許、或許另一種替代性解讀方式是:《認識台灣》教科書改革形塑了以台灣為主體的國家認同,因此受到《認識台灣》的教科書影響比較大的民眾,則有著較高的反中國移民情緒。
台灣到底是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絕對是!
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姜皇池老師一直認為台灣應該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到現在想法並未改變。可是,整個國際社會或國際法是怎麼看的?如果我們要看國際法社群或國際社會成員的想法,那就不能以我們的主觀意見來看。我們最需要了解的是,到底台灣是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從法律面怎麼看?從政治面怎麼看?讓我們來看看姜皇池老師的說明,解釋國際法社群對於台灣法律地位的討論。
歷任總統國慶演說圖表解析》蔡英文與馬英九,在國慶演說講了什麼? 從馬英九的「維繫兩岸關係、簽訂貿易協議」,到蔡英文「面臨區域穩定挑戰、捍衛民主自由」
從李登輝、陳水扁,再到馬英九和蔡英文,每任總統除了就職上任演說以外,每年還會在國慶日發表演說,今年(2023)恰逢蔡英文最後一次國慶演說,非常適合比較幾位總統的演說內容。本文作者利用 term frequency、tf-idf、word co-occurence 等簡單的指標,回顧1997年至2023年四位民選總統的演說,整理出歷任總統演說的高頻率詞彙以及特色詞彙,並以圖表的方式呈現,探討歷任總統在任內的國家走向與政策方向。當對岸步步進逼,在安全與有錢之間,台灣應該怎麼做?兩者是零和嗎?與對岸和平共處有可能嗎?又有可能和平共處而不被併吞嗎?若選擇對抗會有活路嗎?這確實是台灣人正在面臨艱難的選擇,值得我們深思。
從「藍白合」談黨內初選方式:開放式?封閉式?台灣是採用哪種?
最近國民黨與民眾黨在討論「藍白合」方案,其中,國民黨主張採用許多民主國家的「開放式初選」,民眾黨則提出「全民調」作為初選方式。初選一般是黨內候選人進行初選,跨黨派整合的初選比較少見。一般政黨的初選有以下三種方式,分別是:開放式初選(open primaries)、封閉式初選(closed primaries)以及半封閉式初選(semi-closed primaries)。本文在解釋這三種初選方式的定義皆以美國採行的作法為例,並一一詳細介紹。
「聯合政府」有料嗎?從我國憲法中的制衡機制談起
為何台灣過去沒有聯合政府?現行體制下,聯合政府的困境為何?我們認為,從我國目前的政治環境來看,除了偏向總統主導的憲政運作本來就很難達成聯合政府之外,政黨之間缺乏合作與協商誘因也是造成聯合政府難以產生的因素。其次,若要組成聯合政府,在現行體制下將面臨諸多挑戰,除了制度與非制度層面的因素之外,同時也需要考量組建後的政府能不能避免僵局,讓行政權與立法權之間呈現良性互動。期待未來在朝野之間與公民社會中,能夠建立廣泛且深入的對話。各界在提出「聯合政府」主張的同時,也應該正視目前缺乏制度配套與政黨互信的困境。
《台灣地方政治讀本》總論:為什麼此刻我們嘗試理解地方政治?
提到地方政治,台灣人的腦海裡可能會出現派系、宮廟、家族、黑金等等關鍵字,不過民眾對於台灣地方政治的實質性內容究竟有多少了解?本書由12位出生於不同縣市的青年政治工作者、NGO工作者與研究者們所撰寫,將他們的第一手觀察經驗,以最在地、最直接、最「愛台灣」出發點,讓讀者理解台灣地方政治金錢與權力結構的運作模式,呈現十個台灣當下的地方政治環境,帶領讀者看看地方政治的眉眉角角,以及許多令人困惑與不解的「台灣最美風景」――人。
只有55%中國民眾支持武力統一台灣嗎?
這幾週,一篇新刊出的學術文章受到台灣媒體的高度重視,該文章顯示了只有55%的中國受訪者支持武力統一台灣,許多評論認為這代表了中國民意仍然具有異質性,不是鐵板一塊。然而,這個數字可靠嗎?學術文章的好處,就是都有公開的原文,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將一起仔細閱讀這一篇五月剛刊登上中國研究頂級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的新文章,看看55%這個數字是否被高估或低估?
為什麼台灣認同會下降?
自從台灣解嚴以來,政治科學家就不斷詢問台灣民眾跟國族認同相關的問題:「你覺得自己是台灣人?是中國人?還是都是?」過去30年來,自認為是台灣人的比例顯著增長。不過,近年來,這份認同開始在資料上呈現下滑趨勢,而本文試圖去理解這個饒富趣味的現象。
人們對「民主」的定義不同,如何影響一個國家的民主?
什麼是民主?雖然許多菜市場政治學的讀者都曾經在高中公民課上背過民主的定義,但是對於才民主化不到四十年的台灣來說,台灣人們對於何謂民主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跟想像。但是民主也可以跟鳥鳴、日出、甚至綠豆糕一樣,大家定義都不一樣也沒關係嗎?而不同國家的人們對民主的想像又有何不同?
轉型中的臺灣援外:意外的收穫、隱憂以及展望
三邊合作以及新南向政策在內的各項援助計畫,使臺灣與在印太地區有利害關係的援助國同儕在價值和戰略上對接,透過認知上的改變、以及合作上的實踐,使臺灣在投入全球共同議題的過程中,順勢將自身的國家安全,鑲嵌為印太安全與繁榮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