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城鄉差距序擴大,資源與人口往直轄市集中,治理逐漸失能。一方面,這是全世界新自由主義浪潮的現象;但一方面,台灣的特色在於承受了中國因素的衝擊,不僅加速地方性的瓦解,還重組為新的權力機制,而這個新的機制反過來不斷壓制原有的在地歷史與文化。我們從地景上可以明確觀察到這點。地景是構成地方性的要素之一,而地景變遷背後往往是政治性的。苗栗與花蓮作為台灣的邊陲縣市,派系為了生存而尋求中國擔當新的「恩主」,在運作過程中,符合中國對於邊陲的凝視以及改造,具體展現在苗栗的「大閘蟹」產業,以及花蓮的陸客夜市上。本文將以這些地景政治為分析對象,突顯背後幽微運作的機制。本文的觀點是,台灣的地方性生產機制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華帝國持續整編地方,以地方派系作為中介。中國與地方派系的合作,造就了台灣國內破碎、流動的中國主權飛地。本文將以花蓮為例,討論中華新侍從體系的權力機制,並指出新侍從體系的運作方式、侷限以及突破的可能性。
中共滲透台灣宮廟系統來介入選舉有成效嗎?
宮廟是台灣的政治人物日常地方拜會的重要行程,每到選舉年更是如此,每逢選舉,台灣的廟宇也跟著熱鬧。本文以下簡介由國立中山大學佘健源、國立政治大學卞中佩、Creighton University Colin O’Reilly,以及世新大學劉玉晳等學者所合著,發表在《Foreign Policy Analysis》的〈In the Name of Mazu: The Use of Religion by China to Intervene in Taiwanese Elections〉(以媽祖為名:中國以宗教介入台灣的選舉),探究中共如何透過滲透台灣的宮廟系統來達到介入選舉的目的。該文以高雄市境內的宮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高雄市各里的媽祖廟密度與被視為親中政黨的國民黨,在選舉中的得票率呈正相關;然而,都會選區和鄉村選區之間存在差異,僅有都會選區的媽祖廟密度特別與國民黨的得票率呈正相關,這與台灣的宮廟本質存在差異有關,也間接說明為何中共滲透台灣宮廟的效果有所差異。
《壹捌零壹》——張保仔與香港故事
張保仔一直是香港重要的文化圖騰,是「香港故事」的重要一環。從過去到現在,香港的文化創作者都喜歡以張保仔的海盜故事為藍本,創作小說、電影、電視劇乃至劇場表演(特地為香港參與二〇一〇年上海世博會而製作的歌劇《張保仔傳奇》便是一例)。香港回歸後不久,中國南來文人甘豐穗出版小說《赤鱲角英雄傳:張保仔香港拓荒錄》,自也有回顧漫長的「香港故事」之意。至今,張保仔在香港的足跡仍然隨處可尋——長洲據說曾藏有寶藏或軍火的「張保仔洞」,仍是香港著名旅遊景點之一;於維多利亞港之上,「張保仔號」仍來往穿梭,乘載旅客。為何張保仔會與「香港故事」密不可分?原因大概有二:第一,張保仔為人正直具俠氣,這種人物設定向來具魅力,在喜歡談義利張力的港產黑幫江湖電影之中就更是如此;第二,香港恆久作為港口城市,從來與海洋息息相關。涉及海洋的關鍵詞,定然少不了「冒險」與「自由奔放」,這都是引人入勝的故事元素,以海盜生活為題材的日本《ONE PIECE》全球銷量破五億,大概也可歸因於這些故事元素。
我們不要冷戰了,好嗎?冷戰後非洲威權國家的權力安排變動
1990年代冷戰結束,伴隨而來的是許多威權國家的解體。這些威權國家由於無法持續獲得來自西方國家的無償金錢援助,因此紛紛解體或是往民主的道路發展。這樣的概念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理解:當你們是交往了好多年的伴侶,其中一方突然要出國唸書了,面對這樣的外在衝擊,你們的感情會更加的穩固還是對彼此說一句忘了你忘了我(王傑,1988)呢?
政治菁英真的會主動推行民主化嗎?《從經濟發展到民主:現代亞洲轉型之路的不同面貌》書評
本書主要論證亞洲國家民主化的路徑,解釋為什麼有些國家民主化成功,有些卻仍維持威權統治。這是比較政治研究當中一個非常顯著且仍然爭辯中的主題,作者黃一莊(Joseph Wong)及史萊特(Dan Slater)兩位教授長期研究亞洲政治,他們具有非常創新的理論企圖、也確實提出了有潛力挑戰既存民主化理論的新論述。本書的特點是從區域研究的觀點出發,在各別個案的脈絡下進行歸納。若先拋開民主化理論的爭辯,本書側寫了亞洲精采的政治發展史,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一個論述完整、邏輯推演相當縝密、能夠「一般化」到不同案例的民主化理論,是一本非常精采的作品,很適合對亞洲諸多國家民主化的進程、政治發展歷程、以及統治菁英與社會關係有興趣的讀者們來閱讀。
突破民主天花板:台灣政黨競爭極化困境的遠因
政黨競爭是民主常態,政治攻防也難免。但在台灣政黨競爭的歷史中,卻常看到違反民主程序的政黨競爭,一個政黨一旦掌握權力,就會毫無節制地擴權,甚至希望將他黨置於死地,永不能翻身。這種反民主原則的政黨競爭模式,兩位作者Aram Hur 和 Andrew Yeo 出版在 Comparative Political Science 的文章稱之為「不自由的政黨競爭」。他們觀察到包含台灣與韓國在內的多數第三波民主化國家都有類似的問題,形成一道無法突破的「民主天花板」。這與很多新興民主國家同一時間經歷「民主化」、「民族建立」與「國家建立」有關。很多1980年代後才民主化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都有經歷去殖民化、民族建立與民主化的過程,但在當時都很快地又走向威權統治,並且選擇打壓民族異見者。這種民族壓迫的舉動產生最主要的後果是,威權統治與民族壓迫會導致受壓迫的民族力量會與其他反對力量匯流,在民主化中形成反威權的力量。政黨競爭變成對認同與國家願景想像的政治競爭。在文末,作者特別以台灣為例,認為蔡英文總統在任八年做出了很多的改革,已經突破民主天花板,將台灣帶向一個更民主的境界。不過,即使再資深的民主仍有民主倒退的危機,如何維繫民主免於倒退的危機,將是台灣民主的新課題,更有賴公民社會的壯大來監督政府。
認識立法院的法案審查程序:為什麼現在表決碾壓會被罵,以前逕付二讀就可以?
近期國會出現許多爭議,有人說國會改革是希望擴大調查權並推動委員會中心主義。這是什麼意思?又有人說,以前民進黨為國會多數黨的時期,也有很多法案是「逕付二讀」(沒有經過委員會),那這跟現在的爭議有什麼差別?本文要解釋過往的立法程序,正常狀態應該是怎麼樣。國會當中的多數黨和少數黨之間,即使有意見的不同,也應該要把法案的內容拿出來好好審議,不能在每一個環節都不討論,就直接投票通過。過去民進黨國會作為多數黨的時期,都沒有在程序委員會擋掉在野黨的法案(不計為了杯葛而大量提相同法案的部份),一律都進入委員會併案審查。逕付二讀的通常都是沒有爭議、具備高度共識、以及專業技術相關的法案,或是在時間上有緊急需要的法案(例如防疫時期的救助法案)。然而,現在的國民黨和民眾黨,是連任何一個不同的版本都不願意讓它成案,會在「程序委員會」就擋掉民進黨的提案,就算有一讀成立的法案,在委員會裡面也完全不進行任何審查。在過程當中,不管在任何一個環節,都沒有任何的討論,這是違反民主程序和精神的作法。今天國會裡面的政黨,不管是3席、5席、50席,我們認為每一個聲音都很重要,每一個代議士都代表著一定的民意,希望國會能夠有正常的運作,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憑著席次多就可以破壞民主程序。
《冷和平:冷戰、熱戰之外的第三條路,台灣該如何選擇?》導讀
當今世界政治是什麼樣的局面?許多研究者們已經指出,現在世界局勢漸漸形成「新冷戰」,也就是民主與獨裁兩大陣營的對抗競爭,同時也是「自由市場經濟」與「國家統合經濟」兩大模式的競爭,那這樣的局勢跟以前那個美國與蘇聯對峙的「冷戰」有什麼異同?在世界強權的彼此競爭下,要怎麼樣維繫和平?這是本書最主要處理的主題。而這不只是許多人們所關切的議題,對台灣來說更是至關重要,正如作者在中文版序當中開宗明義所說:「台灣正處於一場新冷戰崛起的最前線」。
凜冬將至,做好保暖―遊戲《冰封龐克》裡的政治思想實驗
《冰封龐克》是一款發人省思道德與人性的遊戲,以末日題材為背景的模擬經營類電子遊戲,故事背景完全虛構。劇情中,為了保證全世界所剩無幾的人類能夠存活下來,有時候必須要做出一些艱難的決定。通關後遊戲畫面會問:「你做的這一切犧牲值得嗎?」當共同體陷入危殆之時,手握如上帝般權力的你是否仍會在人性與生存必要性之間掙扎,捫心自問你做的任何判斷是否對得起你自己。作者認為,這是一位生活在自由民主國家中,一位正常公民應該會有的、道德情感上的反應。但中國玩家們似乎對遊戲通關後的「靈魂拷問」不以為然。歐美強調個體自由與權利、宣導“同情心”與“人性”的思潮,被部分中國線民斥之為“白種人左派”(即“白左”),認為其是偽善的,而且不利於國家社會的總體發展。某位已退出總統選舉的台灣參選人曾說:自由民主不能當飯吃。然而,沒有自由民主之後,如同家畜般地吃飯,值得嗎?這個問題答案或許正凸顯出自由民主與非自由民主國家之間的根本差異。面對不斷對外輸出「長津湖式愛國主義」小粉紅的中國,自由民主國家們所面臨的挑戰卻不只是思想的、而是實際存在的「社會(甚至是政治)實驗」:脫離中國的去風險化(de-risk),值得嗎?
什麼是安全困境?兩隻猴子的相處之道
去年在《公視主題之夜SHOW》「如何跟獨裁者談判?」節目中,中研院研究員兼反戰聲明的發起人盧倩儀表達了她對於台海和平的期望。她的一番言辭引起了廣泛討論,特別是關於戰爭和台灣的安全問題。反戰學者們認為備戰會使兩個國家進入安全困境,可是這樣的推論正確嗎?本文將會介紹安全困境的概念,和在什麼時候不適合使用此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