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從德義兩國總統看內閣制虛位元首的迷思〉當中,筆者介紹過許友芳與蘇子喬兩位學者對於不同的內閣制制度的探討,表明如果臺灣要改變憲政體制,其制度設計是相當複雜的:不是每個內閣制都具有一樣的特徵。但下一個問題接踵而至:就算我們費盡心力設計好了一個新的制度,不代表它可行:可欲的(desirable)制度,不見得是可行的(feasible)制度。這次,我則藉由蘇子喬教授於2010年於《東吳政治學報》上發表的研究,來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在這篇研究中,蘇子喬教授旨在回答一個問題:我們的憲政體制是如何發展成如今這樣的?它是如何被選擇的?
鑑往知來:臺灣憲政制度的過往及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