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今年九合一大選的縣市首長選舉結果,有人稱國民黨大勝,也有論者認為民進黨沒有輸;主張應該和2020年蔡英文票數比較的有,也有觀點認為應當跟2018年對標,這樣才是同類之間的較量;討論席次的有、細究縣市得失之間意義的更多。而本文旨在與王宏恩的文章進行對話,並試圖發展出本文的觀點。
基本盤以外的票都去哪兒了:從數據檢視九合一選舉藍綠對決

針對今年九合一大選的縣市首長選舉結果,有人稱國民黨大勝,也有論者認為民進黨沒有輸;主張應該和2020年蔡英文票數比較的有,也有觀點認為應當跟2018年對標,這樣才是同類之間的較量;討論席次的有、細究縣市得失之間意義的更多。而本文旨在與王宏恩的文章進行對話,並試圖發展出本文的觀點。
共和黨曾經是左膠?民主黨偽善支持奴隸制度?為什麼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政策時常忽左忽右? 到底誰是保守派,誰是進步派?
最近台灣選民十分關注美國大選,故 FEI 將美國人在學校中學過的資訊彙整。文長,但希望網友能分享存參。
每到選後,照例會有很多人把兩次選舉的得票率相減,用來討論政治勢力的消長。不過,我先前就一直宣導一個觀念:看得票率的變化很容易被誤導。怎麼說呢?分析政治勢力的消長,「催票率」是比得票率更可靠的指標。
台灣民眾常說台灣政治越來越兩極化,而美國選民也常抱怨美國政治越來越兩極化。但到底什麼是兩極化?身為政治科學家,我們要怎麼測量政治有沒有兩極化?這篇文章試著回顧台灣過去近二十年來政治兩極化的過程。
2016年1月16日,我們的總統和立委選舉順利落幕,由民進黨的蔡英文女士當選總統,並且取得立法院過半席次。這是台灣政治史上,自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1990年代民主化與立法院全面改選之後,國會第一次實現政黨輪替。本文將從三個面向來討論民進黨首次「完全執政」的選舉結果,在未來四年內所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