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台灣解嚴以來,政治科學家就不斷詢問台灣民眾跟國族認同相關的問題:「你覺得自己是台灣人?是中國人?還是都是?」過去30年來,自認為是台灣人的比例顯著增長。不過,近年來,這份認同開始在資料上呈現下滑趨勢,而本文試圖去理解這個饒富趣味的現象。
中國政府如何透過抖音官宣?用非官宣搶攻熱榜
抖音是全球年輕世代最熱門的社群網站與資訊來源之一,無論是在中國、美國或台灣,抖音都在年輕人群體之中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因為抖音發源地來自中國,許多人對於抖音的演算法或推薦方式一直抱持著警戒的態度。中國政府真的會透過抖音來影響民眾對中國政府的觀感嗎?
命運共同體的想像:自救宣言與戰後的臺灣公民民族主義
這篇論文的分析雖然是簡略的,但它的動機是嚴肅的。它希望能矯正長久以來國際學界的駝鳥心態及偽善:一方面普遍接受中國的民族主義作為一個合理的學術探究對象,另一方面卻無視或故意壓抑對台灣人民族主義的知識探討。
中美關係已經回不去了:《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書評
美國和中國之間長期以來的「交往關係」已經轉為「競爭關係」,在許多區域和領域都展現出愈來愈直接的對抗趨勢。《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為這一主題最新的一本代表作,作者沈大偉(David Shambaugh)是美國的中國研究代表性學者。在書中,作者仔細地檢閱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各國的競逐狀況,以及東南亞各國對兩大國的反應。
《臺灣總統選舉》摘文:臺灣式民主政治
民主化後,臺灣社會的流動化及多元化更為擴大,政治人物為了爭取選票而在選區內做了過多的選民服務。
如今臺灣的選民已經視之為理所當然,產生了「我最大」的觀念。自我認同意識高漲的結果,往往也會帶來一些自我中心的想法。
《黑手》推薦序:銳實力是自由開放社會的敵人
拜中國對外威脅擴張之賜,中國學界最近十年被迫開拓了一個新領域──中國影響力操作研究。俄羅斯和中國,同樣對西方民主國家投射銳實力,為何中國特別值得注意?「中國模式」獨樹一幟嗎?
中國共產黨過去一百年來有甚麼樣的變化呢?
中共在過去一百年間發展得越來越中國而漸漸不共產,這變化對我們關於中共之認識有著重要的意義。以往推崇無產階級革命打破國家疆界的中共,現在搖身一變變成中國這個民族國家的強力守護者,民族主義也就成為一個更好的視角(如果不是唯一的視角)來理解中國未來的對內與對外行為。若從這角度來看,「臥薪嚐膽」可能才是鄧小平韜光養晦的真正意涵,習近平對外的擴張或許只是中國韜光養晦後的二部曲。
推特萬人響應「台灣是一個國家」:美國與奶茶聯盟鄉民聯手回應John Cena
從這些分析背後的脈絡來看,不難理解這一次的#TaiwanIsACountry風潮是從何而來。這個風潮不只是來自於美國鄉民們對中國與John Cena的嘲諷,也包括了美國政治人物、企業家、各國政要、以及奶茶聯盟的網友聲援。
最主要是人們對於對中國磕頭道歉的行為已經感到厭煩,而且特別是對於那些表面上有強壯形象的人們的這種道歉行為更為不滿。
《反抗的共同體》推薦序:美中對抗下的香港抵抗運動
這篇推薦序,回應一個關於香港抵抗運動的根本問題:如何理解當前香港危機的性質?這個危機最深刻處,正是香港人正在凝聚的政治身份認同與中共急於建造的國族帝國計劃之間的衝突與對撞。反抗的共同體,其反抗之對象,就是正以國家暴力遏阻香港成為自治城邦的共產黨政權。
從《妖風》看民主危機與美中關係
戴雅門教授是研究「民主化」的大師級人物。由八旗文化翻譯出版的這本《妖風:全球民主危機與反擊之道》正是戴雅門教授在這個全球民主面臨倒退危機、威權擴散陰影當中,為了民主政治所寫的一本「科普」之作,同時也是對威權價值的「宣戰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