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簡介兩位作者最近發表在Global Policy的一篇政策分析,這篇文章以隔離政策為例,探討台灣防疫成功背後常被人忽略的重要的因素:村(里)幹事們!
大COVID時代:新興傳染病的公共衛生倫理準備
COVID-19疫情至今(2020年六月底),台灣似乎已經挺過第一波的傳染,但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事態依舊不減。除了繼續沉著應對可能的再流行以外,現在趁著比較有餘裕的時候,也是個好時機來思考回顧一些疫情中的倫理難題。
從IMF與金融危機談國際組織、偏差治理、與全球危機:兼論對WHO處理武漢肺炎危機(COVID-19)的問題
作為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專門機構,然而WHO在這次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過程中,其處理與效能卻受到輿論質疑,遭批評其在危機初期的應對過分消極,沒有充分調查病毒資訊、揭露疾病擴散風險,無法協助會員國及早建立應變機制;而後在全球情勢惡化時,世衛組織又被指責不夠積極果斷,且常提出模擬兩可甚或矛盾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