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及其對台灣、香港和美國的意義

中國崛起及其對台灣、香港和美國的意義

第24屆的北美台灣研究學會年會,於2018年5月24至26日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舉行。今年的公開論壇邀請到林夏如以及Harry Harding(何漢理)兩位老師來談「中國崛起」對台灣、香港以及美國的意義。兩位老師風格相異而互補,精彩的內容讓全場超過一百名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這裡將講座內容做個摘要。

擁抱反動或溫柔抵抗?香港人應如何面對「暴力政治」?

擁抱反動或溫柔抵抗?香港人應如何面對「暴力政治」?

適逢2017香港「主權移交」20周年,3/26選舉委員會將選出「第五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本期菜市場政治學很榮幸邀請到香港眾志成員 撰文分享近期香港社會政治觀點。

香港近年出現政府縱容「暴力政治」的趨勢,香港人在此趨勢下,漸漸從激烈反抗轉為認同保守主張,而這其實是思想家赫希曼所說「進步主張會威脅已得到的成果」此一反動修辭的具體展現 。本文主張不應以「擁抱反動」逃避「暴力政治」的威脅,應該持續以「溫柔抵抗」與霸權周旋。

香港2016年立法會選舉與新界環境政治的匯流

香港2016年立法會選舉與新界環境政治的匯流

2016年9月9日,香港的環保界發起了「停止暴力威脅 堅守環境正義」的聯署行動(將於9月13日結束),由中午開始短短六小時,已有超過86個團體及1621個人響應。「每個人都有健康生存的權利、免於恐懼的自由以及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生活」及「我們支持的,絕不止是朱凱廸個人,而是他所堅持的價值和城鄉郊共生的綠運綱領」兩個重點意見。本文整理及陳述從環境運動角度來看的新界環境政治,從而分析2016年立法會選舉如何成為香港三十年來的農業發展及運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時刻。

加泰隆尼亞,失語三百年(下)

加泰隆尼亞,失語三百年(下)

像加泰隆尼亞這樣的國中之國,即便西班牙不願放手,到底又該拿什麼來挽留?在上篇,我們曾提過上世紀末獨裁者佛郎哥去世後,西班牙開始民主轉型,一戰以來奄奄一息的加泰隆尼亞本土化得以重燃生機;而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就是母語活化。在本篇我們要來談談,加泰語的回歸對加泰隆尼亞獨立之影響,加泰社會又和台灣較熟悉的香港社會又有何共通之處?

希望在於人民、改變始於團結-為什麼要看「拯救消失中的身份」?

希望在於人民、改變始於團結-為什麼要看「拯救消失中的身份」?

《拯救消失中的身份》是「2015世界公視大展精選影展-崩壞、重生」精選影片。本片描述2014年的皇后大道,人力車依然在老街跑動,漁港繁華喧鬧,東西文化看似完美結合。但是2014年同時也是香港人民重新演釋「獅子山精神」的時刻。10月23日,獅子山山頂被掛上黃底黑字「我要真普選」巨型橫額。10月28日,雨傘運動剛滿月,影后葉德嫻與歌手黃耀明、何韻詩在雨傘廣場的萬人矚目下,合唱了《獅子山下》。

香港人為什麼要「拯救消失中的身份」?
只因人民心中有希望,團結才能有所改變。

高貴的鬱躁─《鬱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推薦序

高貴的鬱躁─《鬱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推薦序

七月,是一個鬱躁的時節。七月的香港,更常像是一個鬱躁的城邦。

九七之後,香港市民每年固定舉行「七一大遊行」,成為香港民主抗爭的精神象徵,也逐漸形塑出香港市民的本土關懷和共同體意識。「民族主義」無疑是政治學最古典也最核心的概念之一。能夠近距離觀察一個活生生的、正在形成的、歷史性的民族主義政治運動,對於一個政治學家而言無疑是一件非常興奮的事。本文即是作者從觀察與分析一個新興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角度,為《鬱躁的城邦》所寫下的一篇具有導讀意義的序言。

網戰元年—拉開新世紀甲午戰爭的帷幕

網戰元年—拉開新世紀甲午戰爭的帷幕

2014年是體現了利用網路進行「不對稱戰爭」(Asymmetric Warfare)的一年;北韓網軍、中美角力到太陽花學運,國家、官民、虛實、強弱之間的界線越來越難定義,在「網路上發生的國際事件」也日益增加。

網路儼然正形成另一個新世界,而這個新世界對現實層面的影響力已經令人無法忽視,使得虛擬與真實世界的分際越來越模糊。

本文希望透過網路哲學、戰略研究的角度來解讀2014的主要網路大事件,讓讀者了解「網路戰爭」(Cyber Warfare) 這個戰略研究的新興主題將如何影響這個世界。

不能認命的反抗-對台灣太陽花及香港雨傘兩場抗爭失敗的省思

不能認命的反抗-對台灣太陽花及香港雨傘兩場抗爭失敗的省思

2014年台、港分別發生過去25年來最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太陽花抗爭及雨傘革命 ,這兩場分別由318佔領國會行動及926佔領公民廣場行動所引發的大規模抗爭備受國際矚目,更入選美國《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本年度全球八大人民抗爭。可惜的是,這兩次行動最後都以失敗告終;見證失敗後,大家有必要反思其個中原因。祗有認真地檢討、批判及承受失敗,才能痛定思痛。美化失敗的後果令民眾誤以為抗爭有實質的成果,之後就不容易引導大家繼續抗爭,這在後太陽花的抗爭中尤為明顯。

談民主與重分配-為何香港特首梁振英堅決反對普選?

談民主與重分配-為何香港特首梁振英堅決反對普選?

一年一度的中國「兩會」在北京登場,來自港區的政治菁英們,在會中與北京同調,再次確認2017年香港普選行政首長是一項使命必達的「硬任務」。
為何面對2014年才剛轟轟烈烈結束的雨傘革命,香港的政治菁英似乎不為所動?為何來自人民對「真普選」的要求並未影響菁英們的態度?
這篇文章從「民主化與重分配」的角度,去理解香港政治菁英的態度。以政治學的觀點來告訴大家,香港的貧富差距越來越深刻,當社會財富分配越不均等,人民對於民主化的渴望越大,但卻也正因為如此,政治菁英放手答應政治轉型的機率也越低。

浮冰下的暗流 — 淺談北極航道引發的危機與轉機

浮冰下的暗流 — 淺談北極航道引發的危機與轉機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談到香港情勢,認為無論是佔中運動或是太陽花運動只是徒增困擾,都無助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有趣的是,總是讓人感覺隔岸觀火的新加坡在港台運動爆發前的十年之間,卻大量吸收港台出走人才、進行經濟轉型,可說是「中國因素 」下的真正既得利益者,在東亞賽局中佔盡先機。然而,李顯龍不會主動告訴你的,是新加坡這十年賽局背後真正的隱憂;一個距離東亞千里之外,比「中國因素」影響更深遠的效應正開始發酵,那就是過去幾百年被視為夢幻航道的北極航道即將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