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軍人,還是法律人?」── 台灣威權統治時期軍法官的角色與影響

「你是軍人,還是法律人?」── 台灣威權統治時期軍法官的角色與影響

「你是軍人,還是法律人?」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在訪查任職於台灣威權統治時期的軍法官時,反覆向他們確認這個問題。軍人的職責簡明,需要服從上級命令,在威權統治時期還要效忠領袖。相較之下,軍法官的身分有些特殊,他們不只是軍人,還受過法律專業訓練,在法庭上需要依法審判,也應能理解憲法對於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以及權力分立的分際。那麼,當有權介入審判的領袖──例如蔣介石──是個沒有法律專業素養的獨裁者,可以輕忽法律規範而作成「死刑可也」的裁示時,此時坐在審判席上的你,應該當一個軍人還是法律人?
我們先後發表了兩篇作品(2021、2024),對威權統治與司法鎮壓進行研究,而對軍法官有了不同的認識,我們期待這樣的研究成果,可以對威權政體、國家鎮壓下的司法體制與台灣研究有更多的貢獻。

太陽花社運十周年 菜市場政治學編輯群共同聲明

太陽花社運十周年 菜市場政治學編輯群共同聲明

回頭來看,2014年真的是世界民主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在2014這一年,俄羅斯正式入侵併吞克里米亞而國際噤聲,香港民眾帶著雨傘走上街頭爭取真普選後遭鎮壓,維吾爾人在昆明車站襲擊後開始被大規模監禁,而台灣的學生、公民團體、與上班族們則是發動太陽花運動,阻止當時的執政黨中國國民黨與中國政府進一步簽訂貿易協定。在太陽花社運十周年之後的回顧,可以看到在這十年間整個國際局勢逐步演變成今日民主與獨裁兩大陣營的競爭,在這樣的對抗態勢之下,各國對於台海議題的立場變成一個重大分野。當年台灣集結公民社會的力量擋下服貿,我們才得以維繫民主最前線的角色,且因為獨裁陣營不斷向外擴張,讓台灣的地緣政治地位更加重要。菜市場政治學堅信,要面對這些日漸複雜的議題,台灣更需要維持民主制度以及獨立自主的權力和權利地位。面對內部與外部的各種挑戰,從過去十年的經驗來看,讓菜市場政治學更相信可以透過政治科學科普的方式,與台灣讀者一起討論台灣面對的各項議題,透過學術的積累,讓政治成為可能的藝術。我們希望能夠招募更多的編輯與作者投入,接棒讓菜市場政治學持續壯大,也讓太陽花可以繼續綻放。

《民主的擂台》導讀:民主化的除魅與理性選擇

《民主的擂台》導讀:民主化的除魅與理性選擇

最近二十年,我們則可以在各種指標上看到全球性民主程度逐漸衰退,許多曾民主化的國家重回威權、自由指數下降、或者被軍政府接管。為何地球上的人們會選擇不一樣的政治制度來做出集體決策?又為何住在同樣地方的人們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又選擇不一樣的制度?本書貫串古今中外千年的數個文明、橫跨數大洲與各國歷史,只要掌握理性選擇理論,就可以快速釐清作者提到每一個文明與歷史的脈絡。

政治學視角下的情治機關研究:秘密警察、線民與情報能力

政治學視角下的情治機關研究:秘密警察、線民與情報能力

日前民進黨籍立委黃國書被媒體報導過去曾擔任過國民黨政權的線民,協助威權時期的調查局監控反對運動人士,讓線民、情治機關與轉型正義等關鍵字成為近期台灣社會的熱門話題。事實上,無論是在民主國家或威權國家,政府皆需要透過情治機關來蒐集情報以維持國家安全。雖然相關議題可公開研究的資料不多,但仍受到不少政治學者的關注。到底政治科學家是如何研究情治機關呢?情治機關的運作與政治、統治者又有什麼關係呢?

什麼是獨裁政治?跟民主有何不同?我們為什麼要理解這些?

什麼是獨裁政治?跟民主有何不同?我們為什麼要理解這些?

幾乎絕大多數的獨裁國家都有選舉,該怎麼區分他們到底是不是民主國家呢?這時就要看這個選舉是否是「真實的」與「自由的」。在有些國家,雖然有選舉,但反對黨永遠不會贏。反對黨有可能被禁止成立,又或是獨裁者透過各種作弊的方式來贏得選舉,也有可能是透過修改選舉制度的方式,來確保自己可以一直執政。

民主輸給獨裁了嗎?談政治體制、國家治理與防疫能力

民主輸給獨裁了嗎?談政治體制、國家治理與防疫能力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從年初只是中國和亞洲的問題,到三月歐美紛紛淪陷成為全球問題。對比中國迅速與嚴格的控制與歐美延遲與鬆散的管控方式,有論者認為,威權體制較能有效回應武漢肺炎危機。中國也沒有錯過這個機會,大肆宣揚威權體制控制疫情的有效性。一個可爭辯的問題是,民主體制與威權體制究竟在防疫上孰優孰劣?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新版推薦序)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新版推薦序)

二○一九年秋天,歐洲慶祝柏林圍牆倒塌三十週年。當時人人在粉碎的磚瓦上歡欣鼓舞,西方洋溢在冷戰勝利的狂喜中,法蘭西斯.福山說,沒有其他意識形態可以與自由民主競爭,歷史會終結於西方的自由民主體制。諷刺的是,就在東歐共產主義獨裁體制三十年前死亡之後,今日在匈牙利和波蘭等中東歐國家,民選政權竟然大幅度往威權逆轉。

電玩也能談政治?-政治道德與民主價值的思考

電玩也能談政治?-政治道德與民主價值的思考

遊戲主軸是對於資源的各種規劃和配置,如何採集煤礦、生產糧食、研發重要技術等,對抗嚴酷的氣候並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除了考驗玩家的益智,同時在遊戲中還讓身為人類最後文明的領導人的玩家,在因應各種劇情設計或是突發狀況時,可以使用「法典」推動必要的政令來處理情況的需要。每個法令的簽署,往往都伴隨著玩家在面臨遊戲的每個瓶頸時所需衡量的道德困境。

《獨裁者手冊》書介:為什麼「壞行為」才是「好政治」?

《獨裁者手冊》書介:為什麼「壞行為」才是「好政治」?

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權力」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情,因為我們已經看過太多當初對於政治的改革充滿理想和熱情的政治家,一旦掌握權力之後,其所作所為就變成了一心只想保持在位、而不惜公然背離理想的政客,就連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也不能倖免。她在處理緬甸的羅興亞難民危機時沉默不語,已被許多國際人權組織撤消先前的人權獎項。為什麼政治人物一旦掌握權力往往就會開始背離理想呢?對於這個問題,社會科學家們提出了至少兩種不同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