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論證亞洲國家民主化的路徑,解釋為什麼有些國家民主化成功,有些卻仍維持威權統治。這是比較政治研究當中一個非常顯著且仍然爭辯中的主題,作者黃一莊(Joseph Wong)及史萊特(Dan Slater)兩位教授長期研究亞洲政治,他們具有非常創新的理論企圖、也確實提出了有潛力挑戰既存民主化理論的新論述。本書的特點是從區域研究的觀點出發,在各別個案的脈絡下進行歸納。若先拋開民主化理論的爭辯,本書側寫了亞洲精采的政治發展史,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一個論述完整、邏輯推演相當縝密、能夠「一般化」到不同案例的民主化理論,是一本非常精采的作品,很適合對亞洲諸多國家民主化的進程、政治發展歷程、以及統治菁英與社會關係有興趣的讀者們來閱讀。
《威權政治之困境》推薦序:事先張揚的警告 ——論新加坡政治生態的悄然轉變
大部分有關新加坡政治的討論都圍繞人民行動黨。這樣說,意思有二:第一,政治分析都以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的成員、政策、行為為觀察軸心;第二,基於第一點,可以預想,不以執政黨視角為中心的政治分析空間相當有限。《威權政治之困境》是重要的書。這本書展示了新加坡模式的種種警號,也為執政黨提供了真誠的建言。如果人民行動黨漠視書中所言,那麼,使之擺脫威權政治之困境,便不再是新加坡民眾的責任。
政治科學新書介紹:《外包式鎮壓》在中國
《外包式鎮壓》一書,於2022年5月中旬出版,作者為多倫多大學政治系副教授Lynette H. Ong,這本書甫出版就受到學術界中國專家一致推崇,並且還獲得經濟學人專文介紹,因為這本書顛覆了學術界過去對於政府鎮壓的研究,也同時翻新了對於中國的認識。
《威權政治之困境》導讀:另一種國家與社會關係想像
《威權政治之困境——新加坡未來政治想像》是兩位作者施仁喬與劉浩典對近年新加坡政經發展的省思。兩位作者現在都旅居香港,於香港高等學院任教。事實上,他們各自的背景,也能映照新加坡模式的不同面向,這令他們的書寫更具參考價值。
什麼是政治檔案?政治檔案的內容是什麼?
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為了推動轉型正義,在2016年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2017年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2019年通過《政治檔案條例》,這些條例所要推動的工作,無論是黨產、真相調查、解除威權崇拜、平復司法不法等,皆依賴一項很重要的材料──「政治檔案」。然而,「政治檔案」是什麼?檔案內容又寫了些什麼?
《臺灣總統選舉》摘文:臺灣式民主政治
民主化後,臺灣社會的流動化及多元化更為擴大,政治人物為了爭取選票而在選區內做了過多的選民服務。
如今臺灣的選民已經視之為理所當然,產生了「我最大」的觀念。自我認同意識高漲的結果,往往也會帶來一些自我中心的想法。
從《妖風》看民主危機與美中關係
戴雅門教授是研究「民主化」的大師級人物。由八旗文化翻譯出版的這本《妖風:全球民主危機與反擊之道》正是戴雅門教授在這個全球民主面臨倒退危機、威權擴散陰影當中,為了民主政治所寫的一本「科普」之作,同時也是對威權價值的「宣戰檄文」。
台灣如何成為一個團結永續的新國家?《主權獨立的人間條件》導論
台灣的民主,就像一個還沒站穩腳步的年輕人,還來不及爬梳整理自己的成長歷程,卻馬上跌進目不暇給的歷史大變局中。我們需要一個分析架構,來理解台灣,以及自己所處的歷史處境、國際關係與社會位置。
「先來慢到攏相同 新一代的台灣人」:記王甫昌研究員族群概念史演講
王甫昌研究的「族群概念史」,不同於「族群史」,不是要研究個別或多個族群(ethnic groups)本身的歷史,「族群概念史」是研究在特定脈絡下,「族群」此一概念是由誰建構、如何/為何建構、在何場域建構、如何使用等等,整個互動和變遷的歷史。王老師的研究,自然是在台灣脈絡之下的使用,時間軸大致從日本時代至西元2000年左右。
發大財後一定能民主化嗎?
現代化理論認為,經濟發展會帶來民主化,所以只要協助一個國家將國內的經濟發展好了,民主體制自然水到渠成,不須外力加以干涉。但現代化理論真的是對的嗎?中國模式是不是打臉了現代化理論?經濟發展對於一國民主化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一個國家民主化的路徑真的只有一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