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由於柯文哲、黃國昌、「館長」陳之漢等人因大力批評政府,讓許多民眾大呼痛快、網路聲量高漲,故在網路或現實生活中開始出現指責他們「搞民粹」的聲音。那麼柯文哲跟黃國昌等人算不算民粹主義者?本文趁著這個機會,來聊聊「民粹主義」以及柯、黃二人在政治光譜上的定位。
迎接全民基本收入的年代?
你知道韓國差一點就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個實施「全民基本收入」的國家嗎?
韓國總統大選剛結束,代表保守勢力的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以些微之差打敗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當選新任韓國總統。雖然這場總統大選最後的攻防集中在「厭女與否」, 但選戰初期另一個引起廣泛討論的的政策辯論,是李在明提出的全民基本收入政策。
台灣民意支持哪種兩岸政策?2002-2020的民意回顧
在這篇菜市場文中,我們要介紹兩位在外國任教的台籍教授在Political Science刊登的最新研究,分別是伊利諾州立大學政治與政府系的王德育教授,以及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政治與外交系的陳永福。在這篇文章中,兩位教授整理了過去20年來台灣民意對於兩岸關係的變化與走勢,以及台灣的各大黨是如何回應民意的。
《臺灣總統選舉》摘文:臺灣式民主政治
民主化後,臺灣社會的流動化及多元化更為擴大,政治人物為了爭取選票而在選區內做了過多的選民服務。
如今臺灣的選民已經視之為理所當然,產生了「我最大」的觀念。自我認同意識高漲的結果,往往也會帶來一些自我中心的想法。
維根斯坦與台灣的政治語言遊戲
台灣之民主、自由,有「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等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客觀認定。然而在國內,反對黨政治人物動輒批評政府獨裁、專政,比起世界公認的極權國家也不遑多讓。同樣的,台灣的防疫表現獲得世界多國媒體的讚美,但認為政府隱匿疫情、黑幕重重的國內批評者也不乏其人。這些分歧的語言只是政治話術(rhetoric)或硬拗(spin)嗎?還是一句「平行時空」便可帶過?
競選演說真的能吸票嗎?問希特勒
本篇研究探討了1927年到1933年間,希特勒的演講是否對於納粹黨的選舉有幫助。此一研究恰好與學界在分析競選效果時常常遇到的四個理論困境有所對話。
中國的民族主義在衰退嗎?
外交政策有多大需要回應民意本身是個很大的研究問題。哈佛大學的政府系副教授王裕華最近提到「中國民眾這幾年的民族主義並沒有增加」。既然沒有增加,就沒有民族主義的民意限制外交空間的問題了,而更是政府策略選擇要戰狼外交。不過,中國民族主義真的沒有增加嗎?
《庶民好首相—英國邁向民粹之路》:政治科學新書介紹
書中主要研究一般英國民眾如何評價首相以及大黨黨魁,尤其強調中下階層民眾的觀感在過去八十年來的演變,以及最後這些演變如何導致今日英國的民粹政治興起。因此,我在這裡先暫時把這本書標題翻為《庶民好首相—英國邁向民粹之路》。
台灣政治是怎麼兩極化的?
台灣民眾常說台灣政治越來越兩極化,而美國選民也常抱怨美國政治越來越兩極化。但到底什麼是兩極化?身為政治科學家,我們要怎麼測量政治有沒有兩極化?這篇文章試著回顧台灣過去近二十年來政治兩極化的過程。
《極端政治的誕生》導讀序
《極端政治的誕生》這本書,簡潔又連貫地介紹了美國政治科學界對於美國、以及全世界政治兩極化的最新實證研究。閱讀本書對於政治學的學者、政治工作者、乃至於對於當今兩極化政治憂心的選民們都有所助益。本書雖然沒有探討亞洲的案例,但本書的研究方法以及結論也跟亞洲各國息息相關。